成龙在1998年主演的电影《Who am I》中,扮演一名在行动中失去记忆的特情行动队成员。为了寻求自我身世,他不断向他人发问:“我是谁?”倘若有一天我也遭遇类似的变故,失去了所有记忆、名字与来历,我又该如何重建自我认知?

用他人描述来拼凑出“我”

或许,我会像片中的主角一样,试图通过他人的描述来拼凑自我。然而,从他人口中拼凑出的“我”,往往显得不完整且片面。每个人对我的认知皆基于其在特定场景下的互动经历,这导致所获得的信息零散且不连贯。而在不同的人眼中,我可能扮演多重角色:家人、朋友、同事或陌生人,就会又截然不同的描绘;并且每个人描述难免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,有人可能会美化我的形象,而另一些则会强调我的缺点。这可能使我对自我的认知产生矛盾,从而困惑于真实的自我。此外,这些描述通常集中在近期的印象,往往忽视了我过去的成长与变化,使我难以理解自己的人生轨迹及个人发展。更为重要的是,其他人的描述难以触及我的内心世界、思想与情感,令我感到如同一个空壳,缺乏内在的深度与复杂性。

用自我痕迹来拼凑出“我”

又是否像《记忆碎片》中的主角那样,在短期记忆丧失后通过过去留下的线索来拼凑记忆的片段?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确实留下各种个人痕迹,如日记、照片及社交媒体记录等,这些都是我们过往生活的见证。然而,这些个人痕迹能否真正帮助我们重建自我认知呢?遗憾的是,这些痕迹在重建自我认知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局限。首先,许多人并不将写日记视为重要,甚至可能将其视为繁琐的任务,因此鲜有持续写日记的习惯。其次,尽管我们随手拍摄照片并将之储存,但在时间变迁后再翻阅这些照片时,往往难以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与体验,也难以理解为何这些照片得以保留。至于社交媒体上的内容,常常经过筛选与美化,更倾向于迎合他人的期望,而非真实反映自我,因此这些内容未必能够准确展现我的真实状态。

用记忆来构建自我认知

然而,即便在未经历失忆的情况下,我们是否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记忆来重建自我认知呢?乍看之下,这似乎是一个可行的方案。毕竟,记忆承载了我们的经历、感受与思考,但现实却比想象复杂。即使拥有完整的记忆,单凭它来重建自我认知仍面临诸多挑战。回忆一年前的事情并非易事,尤其是那些平凡的日常事件。我们的脑海倾向于保留那些情感反应强烈或独特体验的瞬间,而对相似的经历则可能进行概括与整合,从而使普通事件逐渐模糊并被遗忘。当我们试图重温过去的经历时,大脑往往依赖于那些保存下来的关键记忆点进行重构,而这种重构过程中,经历、体验与感受可能都会失真。这也解释了为何在翻阅旧照片或日记时,我们常感到陌生或困惑,因为当前的记忆状态与创建这些痕迹时的状态可能已然大相径庭。

何为真正的“我”?

面对记忆的不可靠性与个人痕迹的局限性,我们不禁思考:究竟何为真正的“自我”?或许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自我认知的本质。自我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,而是一个不断变化与发展的过程。正如法国哲学家萨特所言:“存在先于本质”,意味着我们并非一生来就具备预设的本质,而是通过选择与行动不断定义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