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思考blog定位时,我曾考虑将所有碎片化思考都放入其中1,目的是让读者能够洞察我的思维过程。然而,这种方法无疑会面临内容平衡的挑战:尽管会发布完整而系统的作品,但大量的碎片化内容可能会淹没这些更为完整的作品。这就像一个花园,虽然小花朵繁盛且美丽,但若过于集中与繁茂,反而可能令观者疲于寻觅那些更具价值的植物。

因此,我就有了一个思考:这些零碎的内容是否有意义?是否要将它们放入到blog中?我们将从创作者和读者两个维度去思考这个问题。

碎片化思考是什么样的?

碎片化的思维常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瞬间启示,或在阅读过程中激发的联想。这些思考呈现出零散而尚未完全成形的特征,具有高度个性化,往往伴随不确定性与矛盾。然而,这些思绪也具备易于修改和调整的特点,为后续的深入思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有意义的论述

灵感常如闪电般稍纵即逝,及时记录这些瞬间能够捕捉到珍贵的创意火花,为未来的创作提供源泉。长期积累的碎片化思考,终将形成丰富的创意库。

对于我而言,碎片思考是个思想实验Demo。尽管它们可能尚不完善,通过分享,得以与他人展开讨论,迅速进行修改与迭代。

分享碎片化思考可以让读者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,将创作进行公开和透明化,增加真实性,有助于建立与读者之间的信任,让他们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演变过程。

无意义的论述

对于创作者而言,零散的思考可能在漫长的时间内难以凝聚成完整的观点,因而难以论证这些思考的价值。倘若这些思考缺乏价值,即使积累了庞大的碎片化思考数据集,依然难以孕育出真正有意义、完整且有用的作品。因此,或许可以认为,之前创作的所有数据本质上都是无用的。

对于读者而言,吸引他们光顾某个网站的并非是零碎的信息,而是在阅读完整作品后,对该网站的价值产生认同。当他们在充分体验完整个内容后,才会对创作者产生好奇,进而愿意探索那些碎片化的信息,而非单纯地为了学习其内容。一般而言,读者更倾向于先欣赏完整的作品,随后再评估其价值,从而决定是否吸纳其所提供的知识。

如果说一直在思考、记录和分享的都是无意义的思考,那么这些行为本身也便失去了任何意义。如果一切都被视为无意义,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去进行这些活动呢?

一票否决

如果创作者在写的都是没有意义的思考,读者对这些零碎的思考内容也并不感兴趣,那么记录和分享也没有意义了。那么何必去写?何必去分享?那么写这篇论证的内容又有什么意义?所以,从这篇的内容到整个blog都是无意义的。虚空的虚空,一切都是虚空。

Footnotes

  1. 对blog定位的思考